為了提高精密機械加工的質量,找出造成加工誤差的主要因素(原始誤差)是關鍵,然而該如何采取相應的工藝技術措施來控制或減少這些因素的影響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如何有效提高精密機械加工質量的六種方法:
一、誤差分組法
這種方法上報毛壞或上道工序加工的工作尺寸經測量按誤差大小分為n組,每組工件的尺寸誤差范圍就縮減為原來的確/n;然后按各組的誤差范圍分別調整刀具相對于工件的位置,使名組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圍中心基本一致。以使整批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圍大大縮小。這種方法比起提高警惕毛壞精度往往雪經濟易行些。如在精加工齒形時,為保證加工后齒圈與齒輪內孔的同軸度,應縮小齒輪內也與心軸的配合間隙。在生產中往往按齒輪內也尺寸進行分組,然后與相應的分組心軸配合,這就均分了因間隙而產生的原始誤差,提高警惕了齒輪齒圈的位置精度。
二、誤差補償法
這種方法就是人為地造出一種新的原始誤差,支抵消原來工藝系統(tǒng)中固有的原始誤差,從而達到減少加工誤差,加工精度的目的。
三、誤差轉移法
這種方法實質上是將工藝系統(tǒng)的幾何誤差,受力變形和熱變形等轉移到不影響加工精度的方向去。例如,對具有分度或轉位的多工位工序或采用轉位刀架加工的工序,其分度,轉創(chuàng)業(yè)者誤差將直接影響到零件有關表面的加工精度。
四、誤差均化法
這種方法利用有密切聯(lián)系的表面之間相互,相互修正,或者利用互為基準進行加工。它能使那些局部較大的誤差比較均勻地影響到整個加工表面,使傳遞到工件表面的加工誤差較為均勻,因而工件的加工精度相應的就大大提高。
五、就地加工法
在加工和裝備配時有些精度牽涉到零部件間相互關系,相當復雜。如果一味的提高零部件本身的精度,有時不僅困難甚至不可能,而采用就地加工發(fā)可解決這種難題。就地加工發(fā)的要點:要保證部件間什么樣的位置關系,就在這樣的位置關系上利用一個部件裝上刀具去加工一個部件。例如,在六角車床制造中,轉塔上六個安裝刀架的大孔軸線必須保證機床和主軸回轉線重合,各大孔的端面又必須與主軸回轉線垂直。
六、直接減少誤差法
這種方法是在生產中應用較廣的一種基本方法。該法是在查明影響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始誤差因素之后,設法對其進行直接消除或減少。例如,細長軸的車削,由于力和熱的影響,使工作產生彎曲變形。現采用了“大直刀反向切削法”,基本上消除了因切削力引起的彎曲。再輔之以彈簧頂尖,可進一步消除熱伸長的危害。